<aside> 💡 穩定幣去中心化面向:
<aside> 💡 去中心化「多面向」:不同服務有不同的討論層級
</aside>
區塊鏈「去中心化」只是笑話?如何拿回金融自主權?以穩定幣與 DAO 為例|天下雜誌
<aside> 🔑 漸進式摘要法
</aside>
<aside> 🔑 康乃爾筆記法
</aside>
比特幣和悠遊卡有什麼共同點?他們都是一部「帳本」。比特幣區塊鏈記載所有投資人的交易紀錄,悠遊卡的後台也紀錄著持有者的儲值購買紀錄。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於「去中心化」程度。
「去中心化」的概念,是相較於「中心化」而來的,是區塊鏈技術最重要的精神。
去中心化在實際應上是一個頻譜,可粗分為三個面向 —— 帳本、營運與決策。
帳本的去中心化
成為記帳士無需特許權力,任何人都可以檢視帳本,達成高度透明,沒有任何單位可以運用權力修改帳本。從這角度來看,美元或任何法幣,其帳本都是中心化的:美國聯準會與美府左右了美元的發行量,其帳本並不透明,一般人難以準確得知聯準會每次寬鬆政策究竟印出多少美元,流向又是如何。
營運的去中心化
中心化的 USDT 與 USDC,雖然帳本採去中心化,但營運也同樣是中心化的。發行商必須擔保有 1:1 的美元法幣儲備,有多少儲備才能發行多少美元穩定幣,並定期由外部審計公司查核並公開資訊。然而,我們無法得知,發行商何時要把儲備換銀行放?何時要調配銀行存款與短期美債的比例?何時因商業債券而虧錢了?每日手續費多少,營收多少?我們甚至得盲目地相信其外部審計公司所出的稽核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