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side> 💡 Web 3.0 不屬於區塊鏈與以太坊基金會那群人。
</aside>
創造了 www,有著網際網路之父稱呼的電腦科學家提姆.柏內茲.李(Tim Berners-Lee)近日表示,他認為人們應該無視Web 3,區塊鏈並不是下一代網路的解決方案。近日在里斯本舉辦的網路峰會(Web Summit)上,提姆.柏內茲.李向聽眾們表示,他認為區塊鏈一點也不適合用於下一代網路,而目前在科技界的流行關鍵字「Web 3」則根本稱不上網路。
Web 3至今為止仍是個很模糊的概念,唯一的核心是未來網路不再被Google、Facebook等少數科技巨頭與服務支配,網路會變得更加去中心化,人們對自己的數據擁有更多選擇權,不再被平台給綁架。
他認為區塊鏈並不是適合用來打造下一代網路,或者在Solid的願景中派上用場,「區塊鏈可能適合其他某些用途,但不適合Solid。這項技術太慢、太貴、太公開,儲存個人資料要求快速、便宜又私密。」
「Web 3這個詞被以太坊的人拿走,形容他們用區塊鏈做的東西,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。事實上,Web 3根本就稱不上是網路。」
同時他還提到,外界經常將Web 3與他提出的Web 3.0概念相提並論,事實上是不一樣的東西。Web 3.0指的是他原本提出的「語意網」,其核心是透過給所有文件添加電腦可理解的語意,形成更加成熟、便利的網路搜尋工具。
儘管有著各種不同的原因,包括提姆.柏內茲.李在內,有不少知名人士都表達過對Web 3的質疑,例如推特創辦人傑克.多西(Jack Dorsey)就表示,現在的Web 3已經被各間Web3新創背後的創投所把持,已不是理想中去中心化,由所有使用者共同擁有的理想世界。
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(Elon Musk)也曾暗示,Web 3距離我們還很遙遠,並聲稱「我不認為Web 3能夠成真,這更像是一個行銷噱頭。」
當然,先來看看 Web3 的定義與目的:
<aside> 🔑 Web3 最終目的:自由傳達價值
</aside>
<aside> 🔑 Web3 達到目的「自由傳達價值」手段:缺一不可
- 去中心化 / 去信任化 / 自主權:去中心化
- 安全
- 可擴展性 / 效能 / 環保
會發現其實這三項剛好符合「不可能的三角」:不可能三角
</aside>
其實我滿認同 Tim Berners-Lee 的觀點,Web 3.0 本來就不一定需要區塊鏈,也可以有機會完成價值傳遞,也就是 Tim Berners-Lee 著手進行 Solid 項目的初衷。
真正要達到傳達價值的目的,需要滿足去中心化、安全、效能三大要素,也就是要同時滿足不可能的三角,但是區塊鏈大多數人捨棄了效能,也就是 Tim Berners-Lee 詬病之處,因此無法達成我認為的自由地傳達價值,沒有錢的人沒有自由交易的空間。
真正的 Web 3.0 必須解決效能問題。當然,以太坊就是捨棄效能的代表,卻自稱為 Web 3.0。
Elon Musk 想法與 Tim Berners-Lee 類似,都表示要實現自由地傳達價值,目前的技術、環境、使用者意識都還沒時候,因此現在的 Web 3.0 項目大多是行銷噱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