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中心化 (資料庫)

背景資訊

什麼是自主權

出自:‣

談大學自治,不妨先理解康德提出的自主權

自主權某方面來說就是自由,也就是降低對於各體的控制,與去中心化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去中心化與自主權或是自由,是相關的。

WHY:為什麼要去中心化

去中心化有許多功能,像是以下這四點。

出自: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目的

<aside> 🔑 去中心化目的:思考

<aside> 🔑 去中心化目的:實現 Web3 自由傳達價值,是手段而非目的。

</aside>

去中心化有許多好處,「得到更多自由」只是眾多優點的其中一個。而去中心化與自主權正是構成 Web3 不可能三角的其中一角。

出自:Web3 為什麼重要 / 目的

<aside> 🔑 Web3 最終目的:自由傳達價值

</aside>

出自:Web3 如何自由方便傳達價值 2

<aside> 🔑 Web3 達到目的「自由傳達價值」手段:缺一不可

會發現其實這三項剛好符合「不可能的三角」:不可能三角

</aside>

Web3 需要「去中心化」以達到終極目標「使個體可以自由地傳遞價值」。因此,加密圈子基本上會是去中心化為重要的精神,因為是其根本之一。只是要記得,去中心化也可以用在許多其他用途,例如需要思考創作的領域或是提升彈性的組織中。

自主權與去中心化的連結

為了要執行自主權,可以從「自由」與「所有權」的面向著手。

注意,適當性非本次討論重點。以下的討論都是有程度之差異的。而非極端的「自由就是無限制的自由」等論述,取決於適當的前提與環境。

要滿足上述兩點,去中心化可以達成,自由可以利用「無須許可」達成,所有權則是「無須信任」的論述。

有些去中心化是不得已的

另外,去中心化有時候並不是手段,而是結果,有些情況下,勢不得已只能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在的商業模式或是環境: